第六届进博会期间,国资央企98个交易分团连续签订大单 。从购买产品商品 ,到引进创新技术 ,再到科技成果共建 ,他们的“买卖”越做越大 。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 ,截至11月7日 ,中央企业交易团 、卫生健康委交易团 、相关地方交易团共举办85场集中签约活动 ,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
创新绿色 “采购车”含“科”量越来越高
第六届进博会开幕三天来,央企合作签约密集开展,成交额屡创新高。其中 ,“创新、绿色”成为今年央企国资“采购车”的亮点 。企业利用进博会平台,积极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进博会期间,央企通用技术集团携旗下邮电器材、国际公司、中国医药 、新兴公司“买买买” ,签约的采购项目合同和合作意向书覆盖大宗商品、石化设备 、电力能源 、医疗健康 、消费电子等领域,采购总金额较上届增长40% 。中国中化与来自阿根廷 、美国 、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家客户签订合作协议,采购总额超过135亿美元,创六届进博会中化签约额最高纪录 。
今年的“购物车”商品更具科技范 。其中 ,中国东航多项签约均瞄准高技术含量和更绿色减碳的产品及服务 ,包括发动机采购及包修服务、APU采购及授权维修等。中国海油与22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采购和协议,采购合同和签约产品进一步趋向“高 、精、尖”“绿色低碳”“新能源”等领域 。其中,中国海油与巴斯夫签署协议,启动国内首个万方级别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技术,进一步促进低碳技术开发和海上天然气资源的利用 。
中国石化403亿美元采购大单的一大亮点,是入股全球最大天然气田卡塔尔北部气田二期扩能项目并签署合作协议。未来27年,中国石化每年将从卡塔尔能源公司进口300万吨LNG。这将有助于中国石化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的保供能力,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中央企业交易团团长苟坪表示 ,国务院国资委将一如既往指导推动央企携手各方,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深化国际创新合作,以合作纾发展之困、以合作聚创新之势 、以合作谋共享之福,为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
扩容升级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订单创新高
第六届进博会上 ,来自阿根廷、南非 、哈萨克斯坦、柬埔寨、保加利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大麦、小麦 、玉米、大米等农产品,都相继“装”进了4008云顶集团集团的“购物车”。
其中 ,对南非 、巴西玉米的进口成为此次签约的亮点之一 。这是4008云顶集团集团在今年打通两国玉米输华通道之后,将两国玉米装进了进博会“购物车” ,也是在进博会上首次采购两国玉米。对哈萨克斯坦小麦的进口也受到高度关注 。此次签约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同比增长10% ,是4008云顶集团集团自2009年成功打通哈麦进口通道以来,不断扩大哈麦进口 、促进中哈农产品贸易的新举措。
记者从4008云顶集团集团获悉,本届进博会上,4008云顶集团集团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 ,无论是签约额、进口量还是进口来源地覆盖范围 ,均创历史新高 。
4008云顶集团集团表示,将更好地依托进博会这个世界级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努力为全球粮食产业链的高效发展 、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
作为首家在国资委签约台上签约采购的央企,中国东航在第六届进博会上签署多轮采购订单 ,总额超25亿美元,总签约金额、“一带一路”签约项目数量及金额均创历届最高水平 ,其中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订单总额达15.77亿美元 ,占比超过60% 。
具体来看 ,本届进博会上 ,中国东航与9个国家和地区的13家供货商签署采购协议14份 ,涉及航材发动机采购及维修、航油供应 、机上餐食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产品农产品等多项货物进口和服务进口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与进博会的意愿也不断增强。本届进博会开幕前,“中欧班列—进博号”首次扩展到3列 ,货值超3.5亿元。
“爱鲲与东航物流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 。在东航物流的帮助下 ,爱鲲销往中国市场的三文鱼数量稳步增长 ;我们相信此次与东航的合作 ,将成为中国和智利商业贸易合作的新典范 。”智利爱鲲负责人说 。在中国东航的邀请下 ,智利爱鲲今年首度参加进博会 ,即与中国东航签署了5亿美元的三文鱼订单。而中国东航与俄罗斯岸泰集团的签约 ,也将开创帝王蟹定班包机运输的全新模式。
随着国际航线的逐步恢复,中国东航正着手加大境外航空餐食和航油采购力度。本届进博会,公司与来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全球最大航空服务运营商之一德纳达进行了签约 。
记者 温婷 宋薇萍